盘点硅谷银行破产危机始末:“黑天鹅”究竟是从哪里来??新创科技股票最新消息

事实上,在当时几乎美国所有的银行也都把资金大量投向了去年下跌的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但硅谷银行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是,其做到了一个相当突出的水平:该行上述的无风险投资组合膨胀至了总资产的57%。相比之下,在美国74家主要银行中,没有一家银行超过42%。

为了取得更高额的利润,硅谷银行开始选择用部分“无息负债”——客户存款,购买传统意义上风险相对较小的美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在当时看来,这其实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根据业内汇总的数据显示,该行存款总额在2020年6月-2021年12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出现了爆炸式增长,从760亿美元膨胀到了逾1900亿美元。这种翻倍增长的态势甚至让诸如摩根大通这样的大行都望尘莫及。

目前来看答案是,一些所有银行都可能遇到的极端问题都被硅谷银行不幸地碰上了,而与此同时,该行自身也面临着不少特殊的情况。如果真要追溯过往,那么它的命运可能早在几年前全球疫情爆发、金融狂潮席卷美国时,便已注定……

在2020年全球疫情爆发、各国决策层竞相注水救市后,硅谷银行遇到了一个可能让许多人感到羡慕嫉妒的问题:手上的客户资金太多了怎么办?

而硅谷银行自身放贷的速度也明显跟不上客户存款的增长速度。但其时美联储正处于零利率水平,银行利润被压缩得十分有限,因为这其实也是许多银行的一个主要选项。全球投资者或许有闲暇静下心来思考一个问题:显然是银行业和金融圈普遍认可的安全优质资产。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便来自于在存款和贷款之间“吃息差”,通常而言,常被视为无风险资产的美债和MBS,而随着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在周末终于就为硅谷银行储户存款托底一事达成一致,与2008年金融危机时银行大量投资于虚高评级的证券化有毒资产不同的是,

这次硅谷银行飞出的“黑天鹅”究竟是一个孤例,还是整个美国银行业大厦将倾的先兆?

但是如今回过头来看,硅谷银行当时几乎相当于挖了一个坑,并一头把自己埋了进去。

硅谷银行金融集团首席执行官Greg Becker在2021年5月接受采访时甚至曾自豪的表示,“我总是告诉别人,我相信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好的银行首席执行官职位,甚至可能是最好的CEO岗位。”

拥有40年悠久历史的硅谷银行,从上周最初的爆雷到倒闭,只经历了40多个小时,就酿成了2008年以来美国最大的一宗银行倒闭案。全球各国监管机构、科技企业和主要投资者不得不火速在周末开展紧急行动,制定救助方案以应对硅谷银行的倒闭。

在此期间,由于融资成本极低,不少科技企业尤其是初创科技企业掀起了IPO热潮,并获得了巨额的融资支持,以零成本获得了大量的贷款,这些都反映在了硅谷银行的账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