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旅如家孙坚:聚焦产品力如家精选40刷新中端酒店体验

11月初,天气舒爽,步入位于上海新天地的如家精选酒店,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开放式前台和英伦风浓浓的“咖啡车”,这里免费提供自助咖啡、特调冰饮、咖啡糖,让客人随时随地享用。客房设计轻快,开放式空间、智能小度、檀香味洗漱用品以及充满仪式感的“亮灯”,都令客人感到舒心。

这是首旅如家刚刚推出的最新迭代升级产品——如家精选4.0,在保留了英伦风格的同时,整体色调更为年轻,另外增加了智能小度、咖啡空间以及智能洗衣房等亮点。据悉,该店开业两个月以来,已有几十家投资商签约。

2023年国内休闲旅游复苏,给酒店住宿领域带来更多可能性,2024年挑战与机遇并存。为了顺应消费市场的不断变化,产品升级迭代成为酒店领域的趋势。日前,围绕酒店迭代升级的现状、核心原则、未来趋势以及如家精选4.0如何解决消费者商旅痛点等问题,首旅如家酒店集团总经理孙坚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

新京报:今年多家酒店集团都提出品牌升级,不断有4.0、5.0甚至6.0产品出现,你怎么看待当下酒店品牌不断“迭代升级”的现状?

孙坚:这说明品牌越来越注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变化,是好事。20年前,一个社会产品的迭代周期大约是10-20年,传统酒店更以“不变”为常态。在今天数字化时代,“变”成为常态,也成为年轻消费群体的重要标签,他们在“变”中追求个性和差异化。

这些消费需求的变化,其实给那些固定资产投入比例较高的商业模式带来极大挑战。比如,酒店的固定资产折旧周期是5年以上,频繁升级也就意味着要不断增加投入。酒店产品升级迭代,一方面会吸引更多消费者,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售价,从而带动整个酒店住宿市场发展,将用户利益在产品端得以最好实施;但另一方面,作为商业体,酒店必须要满足投资回报的可持续发展准则——因此我们要选择一个合理周期去改变,平衡投入产出。归根结底,酒店必须注重产品核心能力,可以说产品力正成为酒店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新京报:酒店品牌该如何把握升级标准和频率?新一代产品出现,是否意味着上一代产品过气和被取代?

孙坚:很难说一个标准。我们酒店产品的迭代周期大概是30-36个月,即两年半到三年。一个迭代产品从研发到推向市场,再到被广泛应用的过程一般为18个月,还需要至少一年的运营来检验。但酒店不可能每两年推倒重来,我们要抓准“变什么”和“不变什么”,比如基本风格、定位、基础设施相对稳定,主要在审美、色彩、细节以及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方面做升级,因此我们称之为“迭代”,而不是“换代”。酒店从1.0到3.0,不是凭空推导出来的,而是要通过一年的运营来发现问题,再结合社会生活、技术环境以及审美趋势的发展,进行更新升级,这是酒店迭代的原理。

新一代产品推出并不意味着老一代就被淘汰,酒店迭代升级是一个历史持续的过程。我们会考虑如何帮助老酒店改变,不必全部翻新,只在局部关键地方进行升级。另外,我们也会去把控,那些年代过久的产品,如果已经越过了今天顾客的体验底线时,会把它退出市场。

孙坚:酒店迭代升级的关键,首先要解决上一代产品运营时出现的问题以及顾客入住体验的反馈;其次才是结合趋势变化进行升级,比如品质、审美、技术应用等。因此,衡量一款新产品成功与否,第一要看消费者网评,比如,问题是否解决,体验是否有提升?但这还只是“感性”的检验方式,更重要的是检验新产品是否具有价格提升空间。每个迭代酒店产品推出后,都会进行一年左右的跟踪调查,比较其收益增长的可能性,这样才能获得投资者的信任,产品迭代升级也才能良性循环。

新京报:此次如家精选4.0焕新升级的亮点是什么,解决了消费者在差旅中的哪些痛点?

孙坚:如家精选4.0焕新升级,“英伦之风”的核心元素没有变化,增加了更多现代元素,主要体现在外墙、门头等区域。另外,当下年轻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客房卫生、隔音等基本点,其个性化体验的需求不断增强,因此产品的细节设计,比如纹理、挂画、灯具、座椅造型甚至绿植等,会更趋向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解决商旅痛点方面,首先更有品位。最早一代如家产品主打干净安全,迭代到如家精选4.0,颜值、灯光、空间以及整体品质、品位都超越了中端酒店。其次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包括客房智能小度、大堂机器人、智能电视平台、智能洗衣、室内自我健身养生等,通过这种生活方式的层层递进,不断给消费者新体验。另外,更强调酒店公区的社交属性。中低端酒店强调人效平效,通常公共区域面积压缩得比较苛刻,如家精选4.0产品扩大公区面积,打造咖啡空间、社交休闲区,让客人获得更有品质的交流。

新京报:如家精选4.0升级焕新如何同时满足投资者的盈利需求,首旅如家在供应链、筹建、流量等各方各面的帮助和赋能又有哪些?

孙坚:对投资者来说酒店是一个可持续投资的商业项目,我们给产品迭代升级,除了实现产品提升,还要做到成本可控。

从设计角度来说,产品升级不是简单地堆砌昂贵材料,既要保证产品调性,又要控制成本。在不断磨合中,我们的设计师也会越来越理解他们设计的不仅仅是一家酒店,更是一个投资可回报的商业项目,更加关注功能化,平衡品质与成本。供应链方面,我们通过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来增加效率,减少筹建成本;通过规模集采形成价格优势,产品提升的同时还能基本保持原来竞价;加强第三方合作来增加网点流量和技术应用的结合。

以上是针对新建酒店,对于1.0、2.0等早期酒店产品,我们会提供颜值、科技等方面的修改方案,单房投资可控制在三四万元,提升顾客体验和售价空间,让老业主也能从产品升级迭代中获益。

新京报:几乎每家酒店在升级迭代时,都会提出年轻化设计、咖啡、智能服务等方案,在激烈的差异性竞争中怎样做,才能脱颖而出?

孙坚:我们把大多数酒店产品称为公共产品,它们与那些小而美的主题酒店不同,其特点就是一致性很好,但差异性不会很大。或者。

推荐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