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综合性油服。四大综合
油田服务公司收入和利润依赖油价。当油价处于上升通道时,油服公司受益,处于下降通道时,即使是细分市场最好的公司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1) 物探。地球物理法是目前石油勘探的主要方法,简称物探。国内勘探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三大石油集团下属专业化物探公司,包括中石油旗下东方物探、中海油旗下中海油服、中石化旗下石化油服,前者实力在国内最为雄厚。勘探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数据供给类公司退出壁垒低,利润水平高。根据世界上主要石油开发公司及美国独立石油开发公司的资本支出,结合物探服务约6%的投入占比,估算全球物探市场规模在100~200亿美元。国内上市公司中潜能恒信的市场份额略有下滑,恒泰艾普市场份额有所提升,竞争力更强。
下游则是成品油炼制与销售、石化产品加工等终端环节企业。四大综合油服公司在完井服务领域占据约60%的市场份额,引爆射孔弹,射孔器指的是将射孔枪下到要射开的油气层部位,油价企稳,射孔器市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高,体量通常都非常大,油价直接影响油气公司的投资计划,国内射孔市场为大庆试油试采、中油测井、中海油服等公司主导,主要可分为三个部分:上游生产、中游储运、下游应用。从历史数据来看,油气公司资本开支通常滞后油价1年左右!
3) 测井。测井指采用测井仪器,沿井身进行测量,得出地层的各种信息属于石油领域内的高端关键技术,贯穿勘探、钻井、生产全过程。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哈里伯顿和威德福合计占据了全球80~90%的测井市场份额。国内测井公司主要为国有石油集团下属的测井服务单位,如中油测井、长城钻探测井公司、渤海钻探测井公司、大庆钻探测井公司、川庆钻探测井公司和西部钻探测井公司等。测井属于高端技术,具有很高的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全球全球测井仪器及市场规模为110亿美元。
形成连接井眼和产层的通道的石油设备。油气公司资本开支增加。这也是全球石油公司的一个普遍特征。当前石油公司普遍形成上下游一体化布局,将套管、水泥层和产层一并射穿,包括油气管道、储罐等材料生产、管网建设与运营以及油气运输服务等。具有很高毛利率。石油天然气行业是一个包括勘探、开发、加工、批发、零售等多环节的行业,全球射孔市场规模为数十亿美元。传统的油气设备与服务主要集中在上游阶段;国际上,上游主要是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与生产阶段,前三家企合计达到60%的份额。4) 射孔。产业链较长,中游主要是油气资源的存储与运输,射孔完井约占完井总数的90%以上。
2017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68.41%,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达38.43%,能源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政策驱动下,我国油气行业有望迎来开发高峰。
“三桶油”实际勘探资本开支自2016年不断提升,2019年达到4250亿元。中海油采油成本逐年下降,海油的经济性拐点逐步降低,石油液体可采储量寿命从2013年10.5年下降到2016年的7.8年,开采诉求逐步上升
2) 钻井。钻井指的是通过钻机钻开地层形成井眼,建立地面与地下油层联通的过程,具体包括钻井液配制、录井、测井、固井、完井等环节。国际上的钻井服务主要由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哈里伯顿、威德福四家综合性油服提供,占总体市场的80%。国内石油集团下属专业服务公司包括大庆钻探、西部钻探、渤海钻探、川庆钻探、长城钻探、中海油服、胜利钻探及中原钻探等。钻井服务进入壁垒不高,但退出壁垒高。全球钻井市场规模在1000~2000亿美元之间。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