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个人防护不聚集不扎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不排队的人是什么心理疾病

公园是不少市民健身的聚集地,昨日早上,记者在刺桐公园走访时,看到公园内有不少市民来此运动健身,一些市民特别是老人聚集在一起聊天、下棋、唱歌。

未承想,第二天晚上回到丰泽区后,陈女士却接到了其中一个亲戚发来消息说:“很抱歉,刚出的核酸报告显示我确诊了。”突如其来的消息,着实把她吓坏了。很久才回一次家,没想到因为聚餐成了密接者,次日陈女士不得不向单位请假去做核酸,还好检测结果显示她未被感染。

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泉州市传染病防治医院院长、泉州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庄锡彬提醒广大市民,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新冠、流感等病毒均可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当人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排出到空气中,近距离接触的人,如果吸入含有病毒的飞沫,则有导致感染的风险。为此,人与人之间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特别是在室内、电梯等相对密闭的空间,应保持更远的社交距离,同时还应采取戴口罩、勤洗手等措施,从而最大程度减少感染风险。

近期,有的市民在朋友圈晒图,反映自己每次去做核酸检测都要排长队,一大群人扎堆在一起。市民陈先生最近两次去做核酸检测都是战战兢兢的,人群扎堆在一起,感觉很不安全。

连日来,记者走访发现,仍有不少市民在近期外出参加聚餐、聚会等聚集性活动。各大商场、饭店、棋牌室等场所,这些相对密闭的小空间,人员流动量虽然比平时少了不少,但仍有市民进出,个别人并未佩戴好口罩。

“没想到一起吃了个饭,因为有人感染了,我们都成了密接。”市民陈女士上周末回到安溪老家,因为2个月没回去,不少亲戚来串门,当晚还一起聚了个餐。陈女士说,吃饭时大家都好好的,谁也没有感冒发烧的症状,10个人围坐在一起,当晚聚餐完就各自回家。

随着人员流动增多,疫情传播风险进一步加大,近期有不少市民因为外出聚集活动而感染病毒。昨日,就个人防护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疾控专家。专家们提醒,不聚集、不扎堆,避免增加感染的概率,做好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每个人的一点点努力,都在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

“新冠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

连日来,记者走访中心市区多个便民核酸检测点看到,每个检测点都排了很长的队伍,不少市民并没有严格按一米线站立,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

昨日上午,记者在泉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看到,前来办事的市民比之前少了很多,各个窗口都未出现人员扎堆的情况。据了解,鉴于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相对密闭、人流量较大,泉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推出了“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邮递办”等不见面审批对策,避免了市民扎堆聚集的情况。

“排队的人很多,看到队伍排得很长,”李女士最近一次去排队做核酸检测,她后面一个男子还摘下口罩自顾自在那抽烟,还有人不戴好口罩,被人大声呵斥才停止。感觉很不负责任。

市民徐先生就没那么幸运了,他因一次外出莫名其妙地被“阳”了。前日,他到一个朋友开的酒行拜访,刚开始店内只有他们3个人,后来又来了另一波客人,8个人围在一起喝茶聊天。其间,徐先生想戴起口罩,但又感觉不合适。没想到,当晚徐先生就出现了感冒症状,抗原检测显示自己“阳”了。“特殊时期,确实不该外出参加聚集活动,外出也应该戴好口罩。”徐先生说。